【编者按】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。当历史的车轮驶过八秩春秋,那些泛黄的抗战报刊依然跳动着时代的脉搏。在民族存亡之际,这些油墨印就的纸张不仅是战火中的信息载体,更是民族精神的火炬。《明理》特别策划推出《重读抗战报刊》,让我们透过这些穿越烽火的文字,在重读中激活历史的当代价值,让抗战报刊里的铮铮誓言,化作新征程上的磅礴力量。
1935年,华北阴云密布,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步步紧逼。在白色恐怖笼罩下,救亡图存的呼声被层层压制,但中国共产党以坚定的信念冲破封锁,在海外创办《救国时报》,让抗日救亡的火种燃向世界。翻开《救国时报》的首期,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杨靖宇的疾呼穿透时空。
《救国时报》首期第一版。
报纸原文节选:
日寇亡我东北业已四年了,我东北四千万同胞四年来饱尝亡国痛苦。我国铁路、矿山、银行、土地、枪械,概被日寇收没了,我国工商业被排斥,房屋遭烧毁,妇女被强奸,人民被屠杀逮捕,学校被封闭,真正是说不尽的亡国痛苦。我们艰苦血战业已四年,我们天天等关内出兵抗日,但至今尚未见出一兵,发一卒。 日寇现在又公开在我北五省组织所谓“华北国”,同时干涉我国一切内政外交,并积极准备占领全中国!
诸公们!同胞们!当此中华祖国处在危险万状之中,诸公即不救东北,难道也不自救吗?如不速即力求自救,眼看关内锦绣山河又将非我所有,而关内同胞将又像我们一样过亡国奴的生活了。
杨靖宇。
这不仅是抗联战士的悲愤呐喊,更是四万万同胞的共同心声。它像暗夜中的火炬,点燃了海外华人的爱国热情,也让世界听见中国不屈的怒吼。
今天重读这些浸染战火与信念的文字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段历史,更是一个民族在存亡之际的脊梁。当年的“自救”呼唤,早已化作今日“自强”的基因——从硝烟中走来的中国,深知和平可贵,更懂奋斗之要。
【延伸阅读】